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分析>> LED产业重现暖春 产业链冷热不均

LED产业重现暖春 产业链冷热不均

时间:2013-05-16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369

  摘要:从事LED的人们似乎忘记了前两年多家大厂纷纷倒闭的噩梦,也忘记了去年还备受煎熬的情景。今年早春,LED照明仿佛一夜回春。

  经受了前两年的降价潮、倒闭潮侵袭之后,国内LED产业又似迎来二月春风,呈现一派春意盎然的复苏迹象。为探究LED产业虚实寒热,证券时报记者赴广东珠江两岸,实地调研深圳、中山两地多家LED企业,从一线捕获信息,把脉行业走向。

  从事LED的人们似乎忘记了前两年多家大厂纷纷倒闭的噩梦,也忘记了去年还备受煎熬的情景。今年早春,LED照明仿佛一夜回春。迟迟未能打开市场的照明产业,年初订单纷至沓来,以至于照明芯片产品一度缺货,中游封装厂商的机器几乎昼夜运行。

  然而,深圳市近期悄然取消首部LED产业规划给刚刚火热起来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业内对此政策转向的解读众说不一。有行业内人士坦言,LED产业短期内骤然火热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开疆拓土难免重蹈低端制造老路。

  “错过了6楼,你还要再错过5楼吗?”深圳华强北LED交易中心大堂的广告标语吸引不少商家驻步。虽然地铁施工导致该商圈所在的华强北路封路三年,但此地的LED交易中心依旧吸引了不少商家前来入驻。

  今年开春不久,深圳华强北LED交易中心就启动招商。市场由原来的6楼一层扩容至5楼,总经营面积将达到1.3万平方米,可满足420家LED厂商开设门店的需要。不少新商家正陆续入驻,忙于装修卖场和摆放商品。

  “希望借助华强市场知名度和人气收获更多订单。”一些新入驻的厂商说。

  “今年的订单简直忙不完。”广东众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雷告诉记者,年初以来,国际市场开始好转,目前订单情况比较乐观。

  小厂尚且如此,大厂的订单更是纷至沓来。飞利浦Lumileds亚洲区市场总监周学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外市场火爆,第二工厂马来西亚槟城生产基地去年就已开工,但现在手头上的订单仍忙不过来。

  外需暖风吹皱一江春水。广东一些LED厂商又开始忙于招聘工人。在深圳南山区百旺信工业园内,瑞丰光电、雷曼光电、茂硕电源等上市公司坐落于此,多家公司门口都贴满了招工广告,LED厂房内的机器更是昼夜忙碌。

  5月初,证券时报记者参加瑞丰光电投资者调研会议。对于行业回暖,公司董秘庄继里的看法是,背光LED封装市场从去年底就已经启动,得益于LED背光电视市场渗透率提升。今年初,由于国外对LED照明接受程度提升,外需增长导致一季度市场火爆。

  “康佳、创维、长虹等国内电视大型厂商都开始采用更加节能的LED背光源,LED背光市场渗透率在去年提升到60左右,今年有望达到90,市场容量将达到80亿元左右。”瑞丰光电董秘庄继里认为,LED背光市场在今后几年将日趋饱和,且随着三星、LG等韩国大厂推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一种新型技术),LED背光的液晶显示技术将有可能被淘汰,未来几年市场潜力在照明领域的应用。

  为此,瑞丰光电不断加码照明封装产能。据了解,今年2月底,瑞丰光电签约上海临港的LED光源项目,重点投资LED照明封装。该项目投资总额约5亿~6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产业链上冷热不均

  LED行业今春虽然咋现暖潮,但产业链上冷热不均:照明用芯片形势一片大好,显示用芯片苦不堪言;中游厂家(LED的封装)订单不断,但竞争仍很激烈。

  从事LED基板制造的浙江某企业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尽管下游照明市场打开了一个口,海外市场和国内商业照明市场有了出路,但是就行业整体而言,上游从事显示用芯片的厂商受困产能过剩,仍旧苦不堪言;中游封装、器件乃至下游终端应用生产商多如牛毛,且良莠不齐,产品蛇龙混杂,既加剧了行业竞争,又伤害了国产品牌声誉。

  事实上,产业链上的冷热不均从上市公司业绩中亦可窥得一斑。

  2013年一季度,在A股上市的25家LED企业合计营业收入为99亿元,同比增长12;合计净利润达到7亿元,同比下滑3.今年首季LED产业整体业绩仍旧增收不增利,但整体业绩下滑趋势明显减弱。其中,中游封装以及下游应用企业的净利润表现要好于上游的芯片企业,主要是由于上游芯片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开机率低等因素所致。

  独立研究机构高工LED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中国大陆外延芯片企业有74家,包括台资、外资在大陆的生产基地在内的LED芯片产值约72亿元。

  此前的几年中,LED被作为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的样本,吸引了大量资本的介入。尤其是在2009年~2010年,国内出现了一窝蜂投资LED产业的局面。前期投资过热形成的产能,在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集中释放,令LED芯片价格持续下跌。

  以LED芯片龙头企业士兰微为例,2012年,其子公司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平均售价较此前募集资金项目预测售价下降了48.04.

  “今年一季度市场逐步回暖,下游需求不断扩大,但芯片整体的价格持续低迷,市场竞争依然非常残酷。”武汉迪源光电总经理董志江坦言,行业上游所面临严峻局面,是某些地方政府盲目补贴招商引资和企业盲目扩产的结果。

  “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宿命,看似风光的产业,大家都想进,地方政府尤其乐在其中。”董志江说。

  相比之芯片制造商,中游封装厂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由于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大多数封装厂商深陷“连环债”困境,即下游终端应用厂家拖欠封装厂商的钱,封装厂商只能去拖欠上游芯片及发光材料制造商的钱。

  “连环债”两端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封装厂商便面临巨大的资金断流风险。此前,深圳钧多立、愿景光电等大型LED厂商倒闭潮,很大程度就是“连环债”所致。

  过去的几年,LED终端应用市场同样冷热不均:户外传媒市场陷入低迷,LED显示屏市场已经几近饱和;LED背光液晶显示产品直到去年才打开市场,但经过一年的爆发式发展,该产品市场渗透率已近70,但又面临新型显示技术OLED的冲击;照明市场则依赖路灯更新、地铁照明等政府工程。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2.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3.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4.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5.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6. 真空电容器日常保养手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措施
  7. 排电阻器应用指南:避免失效的七大关键注意事项
  8. 维萨拉推出全新服务,实现探头校准和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可持续性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