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情动态>> 锂电池高昂成本难破解 产业链巨变

锂电池高昂成本难破解 产业链巨变

时间:2014-07-03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185

  尽管在储能的三大应用领域大型风光储能、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家庭储能中,电池厂商都在攻城略地,但成本问题却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到2020年这个阶段,(储能)可能不会有大规模的市场铺开,这个阶段重点在技术研发和技术突破。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来小康认为。

  与其观点呼应,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一旦成本下降,储能市场立刻会发展起来。

  国泰君安在去年10月发布的一份研报中认为,未来5~10年锂电价格将下降一半。华泰证券的研报也指出,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售价以年均超过10%的幅度下降,目前已由2011年的3.3元/WH降至约2元/WH,相比较目前0.55~0.6元/WH的铅酸电池价格,性价比已显著提升。其预计2015年通信锂电价格有望降至1.5元/WH左右。

  成本之困

  国泰君安上述研报称,据测算,储能电池市场化应用的目标成本为200美元/kwh(折合人民币约1246元/kwh)。但实际上,普通铅酸和改性铅酸电池的价格为1000元/kwh,铅炭电池为1300元/kwh,而钠硫电池、锂电池、钒硫电池的成本基本都在4000元/kwh左右,约为铅酸电池的3~4倍,显然离储能电池市场化的目标成本差距不小。

  而另一种液流技术锌溴液流电池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尽管其在技术上较为成熟,环境适应性更强,不过,浙商证券长期研究鑫龙电器的分析师史海昇对记者表示:我们预计单台设备(50千时标准柜计算)为30~35万元人民币,是铅酸电池的5倍以上。

  对此,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分析认为,尽管在储能电池领域里,我国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储能电池在高性能、高安全性、高性价比上还需要革命,储能电池的商业化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赛迪顾问投资战略咨询中心总经理吴辉认为:以分布式储能为例,如果储能做到每瓦时1.5元,就能大规模发展,电动车也是一样,现在还要每瓦时3元多,未来需要下降一半。短期很难实现,从长期看,可能还得得益于技术本身的升级,就看技术提升的空间有多大。另外需要政策的推动。

  实际上,在政策方面,我国目前仅有指导性质的政策,如《可再生能源法及修正案》首次提及储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称储能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的依托技术,《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把动力电池和储能列为重点产业化领域。

  来小康将储能的现实困境归结为技术经济性问题,大规模储能,一定是要求技术经济的指标更好,是以电网经济运行为首要目标。比如风电、太阳能接进来,不让可再生能源浪费掉。我总是说储能就是建仓库,但不是拿金子来建,仓库应是砖混结构,里头存稻谷,才有价值。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AMD 推出 EPYC™ 嵌入式 4005 处理器,助力低时延边缘应用
  2. 瑞士传感器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之道
  3. 村田中国亮相 CIIF 2025 —— 以创新元器件赋能新型工业绿色智能化发展
  4.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5.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6.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7.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8.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