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分析>> OLED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剖析

OLED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剖析

时间:2014-03-10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298

  经过年复一年的等待,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大尺寸显示技术OLED电视终于在2013年下半年度和我们见面,LG电子和三星分别将旗下首款曲面OLED推向包含中国大陆地区之内的全球市场。正式的商业化运作意味着OLED电视开启了显示领域的新篇章,消费者**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待OLED电视产品的逐步成熟和价格的不断下调,届时再以相对合理的售价购买OLED电视产品。

  然而,在OLED电视发展的既定路线很可能要事与愿违,一方面过于强势的液晶电视依旧有相当旺盛的生命力,旺盛到足以影响到OLED电视的发展脚步;另一方面OLED产业本身也有相当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成本控制、RGB三颜色寿命长短不一等等,棘手的问题比预想的只多不少。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消费者翘首以盼多年的OLED电视究竟要何时才能真正走进主流市场呢?

  国际巨头被迫改变OLED发展战略

  国际品牌,诸如索尼、LG、三星、松下均在研发OLED电视产品,同时对UHD电视也足够重视,比如索尼就是全球*早推出UHD电视产品的品牌,亦是*早推出并上市55/65英寸主流尺寸UHD电视的国际品牌。韩系为首的LG和三星则把侧重点放在OLED身上,因此他们推出55/65英寸主流UHD电视的时间远远晚于索尼,也因此失去了抢夺UHD市场的先机。

  在OLED产业,韩系为首的LG和三星一直处于**地位,截至目前为止,只有LG和三星面向终端消费市场推出过OLED电视产品,日系OLED依旧处于研发阶段,而国内由于技术条件受限,暂时无法对抗韩系和日系。然而,这也决定了中国企业坚定不移走UHD路线的决心,从上游面板厂(包含国内和台湾)到国内电视厂商,均不予余力的推行UHD电视产业。

  LG和三星之所以能够成为OLED电视产业的领导者,是因为它们各自拥有享誉全球且实力强大的面板产业(分别为LGDisplay和SamsungDisplay),国内电视品牌更多的是依赖面板厂提供的液晶面板来生产制造电视产品,因此在OLED技术的掌控上,显然韩系品牌要远远强于国内电视品牌。不过,在液晶电视领域,国内电视品牌已经累积了足够多的经验,在生产和制造上可以走的顺风顺水。

  因此,当索尼、LG、三星旗下55英寸UHD电视市场售价为25000元左右时,国内电视厂商旗下的55英寸UHD电视仅为8000元左右,而后期上市的55英寸OLED电视售价更是高达60000元,市场走向很容易就被国内电视厂商主导,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也因此,原本对OLED产业信心满满的国际四大电视品牌,不得不改变OLED电视的发展战略,针对终端市场需求而转变。

  三星很理智:UHD电视优先级高于OLED电视

  作为连续8年成为全球电视市场占有率*高的领导品牌,三星对于OLED电视的态度是举足轻重的,三星如果愿意积极的推广OLED电视产业,那么OLED电视产业的发展一定是朝着我们愿意看到的方向前行。然而,三星在面对疯狂崛起的UHD电视产业时,选择了一条更为理性的道路,重新把UHD电视的优先级放在*首要的位置,OLED电视作为旗舰级奢侈品以提升品牌形象。

  毫无疑问,三星电视领域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现阶段侧重点为超高清UHD电视,但针对OLED技术的研发一定不会停止,实际上三星是研究OLED技术*多的厂商,旗下数年来旗舰级手机产品均采用OLED显示技术(AMOLED技术率属于OLED技术范畴),因此,一旦条件成熟,三星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占率OLED电视市场。

  LG很固执:立誓成为OLED电视领导厂商

  原本三星和LG都打算两条腿走路,OLED和UHD同步发展,随着中国企业引领的UHD产业崛起,三星开始将重心更多的放在UHD身上,那么LG呢?对于显示技术狂而言,LG将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国际品牌,因为LG决定在OLED电视发展道路上走向不归路,坚定不移的把OLED电视发展指定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CES2013展会,索尼、LG、松下、松下均展示有OLED电视产品。而一年之后的CES2014展会,唯有LG展示了多款OLED电视产品,包含新款55英寸曲面OLED电视、全球*大的77英寸UHDOLED电视、全球首款可变形OLED电视,强大的OLED电视阵容令人惊叹不已。当然,LG推行OLED电视产业之时,也不会忘了UHD液晶电视的重要性。

  日系品牌:OLED联盟土崩瓦解,专注于UHD电视产业

  韩系的LG和三星走的路有所不同,因此前文我们分开介绍。日系品牌方面,选择的道路则比较接近,加上此前还有合作的关系,放在一起说会比较合适。从2012年年中开始,索尼和松下就确立了合作关系,双方将会分享OLED显示技术并一起攻克OLED技术难题,以此来降低研发成本,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抗衡韩系品牌。

  双发合作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比较有限,并期望在2013年内实现OLED面板的量产,过于匆忙带来了OLED液晶面板不够耐用、良品率控制未见好转等负面效应。好景不长,这对被看好的新婚夫妇未能开花结果,并表示出再也和对方过不下去的想法,2013年12月25日,桥归桥路归路,双方正式散伙。

  索尼和松下宣布,今后双方将会独立研发自家的OLED面板技术,不再进行共享。尽管双方合作未能持续下去,但索尼认为与松下的合作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并且会把双方合作的成功用于下一代OLED面板研发之中。说起索尼,必须对索尼UHD的高瞻远瞩表示敬意,目前索尼在日本、美国以及多个欧洲发达国家,均是UHD市场占有率**品牌,前景相当光明。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瑞士传感器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之道
  2. 村田中国亮相 CIIF 2025 —— 以创新元器件赋能新型工业绿色智能化发展
  3.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4.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5.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6.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7.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8. 真空电容器日常保养手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措施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