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分析>> 2012年6月份我国电子产业竞争分析

2012年6月份我国电子产业竞争分析

时间:2012-06-25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680

  电子巨头掀起裁员潮,日本松下电器今年内将在总公司裁掉一半员工。5月30日13点,经济之声聚焦:松下带头,是否会推倒整个电子行业裁员的块多米诺骨牌?裁员潮是否会波及国内电子行业?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新宣布,今年内对总公司裁员50,也就是从现在的7000人裁减到3500人。这个消息,和之前大PC厂商惠普裁员、大半导体厂商瑞萨计划裁员、黑莓预计再裁员一起,让人感觉到电子、电信行业的裁员潮山雨欲来风满楼。
  电子业进入裁员高发季,曾经风光无限的科技类人才面临饭碗不保的窘境。值得关注的是,松下这次的裁员整合,对象不是前端的生产部门,而涉及到所谓的白领部门人员,比如采购、品质管理部门、IT系统支撑部门,甚至是研发部门。电子行业的裁员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行业的生存状态不景气,行业重新洗牌看来也是势在必行,只是那些曾经光鲜的从业者不得不面临痛苦的职业转型。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评论此话题。
  电子企业松下、惠普、黑莓等等,都正在或者计划裁员,而且规模还不小。现在很多媒体对这种现象都用了一个潮字,说是电子行业面临大规模的裁员潮,这个词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我觉得这个说法应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主要是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就是上世纪80、90年代,电信、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刚刚出现,所以高技术行业以电子行业为代表,确实火了差不多一、二十年。但是现在近出现两个大的趋势:
  一个就是这些技术很多已经被新兴经济体也掌握了,尤其比如像中国。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电子电信类的产品所占的比重在迅速的增加,比如像华为已经做到了电信设备的世界第二,这样的话对国际竞争的加剧必然对原来的这些老巨头要造成很大的冲击。在90年代,风光无限的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至少有10来家,现在绝大部分都在勉强维持,大的也就剩下爱立信还有新兴的华为、中兴这么几家了,这是一个竞争加剧的结果。
  第二个就是随着技术迅速的普及,尤其新技术不断的涌现,但是这些研发出来的新技术普遍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到哪里去用。现在社会吸收新技术能力已经也快饱和了,近几年特别火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它的设备基本上都往往还是用普通的设备,主要还是从软件尤其是业务的切入点方面来取得突破。比如苹果,苹果的iPad、iPhone一下火得不得了,可它里面并没有多少以前没有的新的技术。
  作为电子行业的巨头,松下现在是出现了一个带头裁员的行为,这个行为会不会引发一连串的负面效应,比如说大家在担心在这种裁员潮的冲击之下,我们国内的电子企业会不会,或者说会受到多大程度的一个波及?
  应该说刚才说的这两个趋势是性的。当然对80年代、90年代处于地位的日本电子行业,不光是松下,包括索尼之类的冲击也都很大。而且比如像松下裁员,肯定毫无疑问的对上下游的产业也会造成冲击。对于中国来讲,目前这个状况还不是太明显,因为新兴的比像华为也是近10年以来处于一个赶超的一个状态。但是的电信、电子、计算机尤其是电子硬件设备这方面,逐步接近于饱和,新的应用、新的大需求看不出来,这个迟早也会对中国的电子行业也会造成相应的影响。当然中国有优势,比如成本低,而且营销能力强,尤其是人力成本低。但是这种优势能够在这种大的潮流面前维持多久,仍有待观察。
  为什么很多新兴的产业像苹果、联想、三星、华为等这些企业在裁员潮大环境之下出现了逆势而上的表现呢?
  应该说刚才讲了比如像苹果,它并不是用了多少新的技术,而是它关键是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而且营销在这方面非常之强。
  比如像华为,在电信设备行业主要是成本低,而且它的企业文化是营销狼群式的营销、销售,这个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应该注意,这些优势包括像中国的企业能够低成本的优势能维持多久?所以现在集中的点就是在如何来开发新的应用。所以比如苹果就了新的一轮智能手机以及iPad,平板电脑,这个的一个新的潮流,关键是寻找应用。
  如何来开发这种新的应用对于整个大的行业未来的发展来讲,那么对于具体到个人,不幸被裁掉的人现在已经不仅是一两个,数量还比较重大,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改变目前的现状吗?也来开发新的应用吗?
  阚凯力:我觉得现在科技状况下,一个人像100、200年前爱迪生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做几个实验就开发出新东西,这个比较困难,包括甚至像70、80年代,像美国硅谷在车棚里、车库里就开发,这个也比较困难。而往往新的技术是需要很多团队大的资金资本的投入。这些被裁掉的人员我觉得无非是两条,一个是在现有的其他的企业里面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另外一个就是从长远看,考虑到社会还对我这种人才有需求的岗位去。比如现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自动化以及整个办公以及企业的流程管理都是计算机化,那么这里面需要大量的维护、维修以及软件开发以及对它的员工进行培训这些方面,就是说关键是找到社会的需求在哪里,那么就应该到哪里去。
  阚凯力,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教授,电信专家;电信法起草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世界银行电信政策和发展战略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电信及信息产业政策和企业经营策略,被称为电信业的大炮。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2.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3.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4.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5.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6. 真空电容器日常保养手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措施
  7. 排电阻器应用指南:避免失效的七大关键注意事项
  8. 维萨拉推出全新服务,实现探头校准和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可持续性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