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分析>> 锂电池企业发展需加强技术研发投入

锂电池企业发展需加强技术研发投入

时间:2013-08-29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317

  由于行业产能过剩,为了谋求转机,一些动力电池企业正在转型做电动工具电池。有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表示,产品可靠性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一些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与市场实际脱节,而企业又没有实力进行研发。

  产能过剩严重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电池工业展览会调研发现,产能过剩已成为多家企业的心病。为了寻求转机,有动力电池企业在考虑产品方面的转型,比如做小型电动工具电池。高工锂电展位负责人给中国证券报记者提供的一份调研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过剩现状。锂电池主要关键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由于扩张过快需求有限,多个环节出现过剩。

  根据高工锂电调研,截至2013年6月,我国有171家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171家企业中有52家企业生产两种以上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产能过剩为严重,整体产能利用率低于10,大部分企业亏损。另外,2010年以来负极材料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均价都在下跌。受产能过剩和下游影响,预计未来三年负极材料均价将会保持5-10的年跌幅。

  隔膜方面,由于需求增长有限,再加上2012年新增产能投放较多,今年隔膜价格降幅较大。随着正极材料和隔膜产能过剩和价格下滑,资金开始转向毛利率较为稳定的电解液,但随着产量增加、需求不济,电解液价格也在走低。

  材料价格的下跌造成锂电池价格走低。今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电芯均价下降明显,中低端市场电芯价格下降幅度更大。低端市场价格混乱,已经出现1AH单价不到4元的软包电芯。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锂电池价格仍会继续下降。

  锂电池关键材料价格下跌也开始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新宙邦主要产品中包括电解液,其在半年报中称,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因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尽管销售量有所上升,但营业收入同比仍然下降8.19.成飞集成子公司中航锂电主营锂电池业务,上半年成飞集成锂电池、电源系统及配套产品收入同比增加85.64,但是由于价格下跌,毛利率同比减少17.1个百分点,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5.62个百分点。

  技术突破成关键

  企业人士认为,行业产能过剩主要原因并非是因为需求,而是因为技术不足。深圳市鑫永丰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及配套产品,公司技术总监刘立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池可靠性不够是整个行业低迷的主要原因。可靠性不够的原因不是因为电池生产设备不好,而是电池结构设计不合理,带来很多隐患。在使用当中这些隐患暴露出来,造成消费者对产品没有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近期锂电池事故多发,在他看来,其根本原因是电池结构设计不合理,锂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空隙造成结构不稳定,终出现问题。他认为,单体电池结构方面,正负极片要做紧配合,减少并联,多用大的电池串联。在紧配合方面,目前日本做得比较好。

  刘立君还指出目前锂电池研发和生产方面脱节。他表示,产品说到底是工厂在生产,电池生产工艺很关键,但是一些科研院所并不十分了解行业。后带来的问题是,科研院所拿了资金去做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研究,与市场实际脱节。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研发,很多工厂迫于经营压力,并没有实力去做技术储备。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2.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3.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4.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5.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6. 真空电容器日常保养手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措施
  7. 排电阻器应用指南:避免失效的七大关键注意事项
  8. 维萨拉推出全新服务,实现探头校准和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可持续性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