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分析>> 国内LED企业若苦练内功 或会迎来曙光

国内LED企业若苦练内功 或会迎来曙光

时间:2013-08-07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457

  中国的LED产业在近两年一路高歌猛进,在国家利好政策与投资企业不断高涨的收益预期下,掀起了一拨疯狂的投资狂潮。

  以深圳为例,从2009年开始其每年在LED产业中的转向补助金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而且随后每年都在增长。广东省科技厅则设立专项资金扶持LED产业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在这一部分投入4.5亿元。

  然而政策扶植并不一定带来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不断白热化的市场份额争夺中,LED市场产能过剩,产品缺乏规范。进入2013年,一批LED企业纷纷倒闭,为该行业泼了一盆冷水。即使规模超过亿元的大企业也难逃此劫。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经一度辉煌而今陷入困境的光伏产业。

  在产业困境以外,更令人头疼的是在暗处发生的事情。有业内人士表明,企业为了争夺专项资金,获得政府LED项目,充分调用企业人脉关系与政府资源。有人甚至明确表示:“要申请补助,步就是跟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先对接上,看谁更受政府喜欢。”

  这样下去的结果往往很糟。一些企业项目做得没水平,却因为和政府关系好拿到了几千万的政府补助,但以这个企业的能力却无法在市场上生存。

  很多企业由于技术落后,只能走**路线抢占市场,而这一行为的终结局就是导致企业的死亡。

  就在此时,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被审查。此人与LED产业关系非比寻常,广东中山是目前LED产业较为集中的区域,据统计2012年中山的LED企业超过1200家,年产值达到356.5亿元。

  这些企业就是在广东省对LED产业的大力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2012年5月发布的《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中提出,广东将率先在公共照明领域全面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根据规划,广东全省LED产业规模在“十二五”期末将达到5000亿元。这样的“财政猛药”常常出现在中国,从光伏到LED,中国的新兴科技产业似乎始终难逃窠臼。

  由于中国的科技发展程度有限、市场化水平低,市场投资很难对产业经济产生持久的拉动因素。市场的乏力就催生了政府介入的合理性。中国的“新兴产业”几乎都是在政府的强势推动下兴盛,并随后出现了产能过剩的。

  正因为此,政府的高投资留下了许多隐患。就在李兴华被调查以后,人们纷纷揣测之后的行业震荡会有多大。个人掌握产业资金发放大权,这一现实必然导致权力寻租并终使科技产业成为腐败与骗补的“重灾区”。

  事实上,根本问题在于政府在政策上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却并没有在行业规范上提供保障。很多高投入技术产业,我国并没有核心技术,往往只能以**策略扩大市场规模。

  在这种思维下,很少有企业会真正潜下心去搞技术和研发。很多政府项目并没能真正实现助力产业的效果,多数沦为融资手段。大量资金的投入、技术的不成熟以及恶性竞争等不良市场风气下,LED等新兴行业风险性在持续加剧。

  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提高了警惕。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LED产业新增规划投资额370亿元,同比下降16.然而,这些年来大规模、大力度、大容量、快速度的投资,已使经济陷入了更为严重的结构失衡、转型缓慢的格局之中。

  据悉,一位LED业内资深人士也表示,政府补贴对行业本身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有时候会影响市场发挥其正常的排毒机能。就在7月31日的广东省人大分组讨论会上,一名广东省人大代表说:“推广交给市场,让市场去选择,市场是会选择的。”

  许多新兴科技项目只是在利用新概念来骗取政府的补贴。在市场化进程没有步入良性轨道、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能有效理顺、市场仍被政府牢牢控制、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严重滞后的情形下,中国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很难对经济增长发挥正面和积极作用。

  然而,国家对新兴行业的关注程度无疑是比较高的,相应政策出台的速度也比较快,部分政策的力度甚至超过市场预期。政策对于产业究竟是福是祸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企业自身能够抓住机会,苦练内功,也许会迎来曙光。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2.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3.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4.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5.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6. 真空电容器日常保养手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措施
  7. 排电阻器应用指南:避免失效的七大关键注意事项
  8. 维萨拉推出全新服务,实现探头校准和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可持续性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