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分析>>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远未达到发达水平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远未达到发达水平

时间:2013-07-25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552

  据统计,目前中国国内市场上已有5万台左右工业机器人在服役,从工业机器人密度(制造业中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数量)来看,我国的机器人市场远未达到发达水平。

  在数量上,中国的机器人数量仅为日本的18、德国的35;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多的汽车产业,每万名工人中机器人数量只有90台,而日本有1600多台,美国有800多台。金模工控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认为,机器人产业将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兴的大型高技术产业。“十二五”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市场需求也将呈现井喷式发展,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一台简单的搬运机器人,其成本相当于3年的工人工资,而寿命在10年以上。成本导向的技术升级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现在工业机器人均价30多万,即使假设未来均价25万元,那么我国制造业对应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接近380亿元,算上系统的话,对应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140亿元。”国泰君安分析师吕娟认为,本土企业在工程师红利支持下,至少有数十倍的成长性。

  在罗百辉看来,本土企业成功关键在5个要素:有主营业务利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有批量化生产的管理经验;有市场拓展营销能力;与政府(特别是当地政府)有良好的关系。即使长路漫漫,但资本市场的自动化故事早已高潮迭起。7月10日,秦川发展、公告将投资9万套(一期)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技术改造项目,引起市场强烈兴趣,该股开盘一字涨停。有意思的是,7月11日公司公告称正在积极推进重组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但市场反应平淡,机器人的故事显然比重组的故事更有趣。

  市场的热捧映衬的却是国内企业的尴尬。中国本体制造企业35家,其中内资26家。201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年产量均小于500台。2012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1112台,独资及合资品牌销量高达25790台,市占率分别为4和96.

  因此,不同厂商对自己的定位不同,因此也会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抓住细分市场更加重要。

  机械行业群雄并立,然而创业板上市公司机器人却在去年脱颖而出,全年股价上涨52.15,其间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30.3,成为机器人行业的龙头企业。

  “我们只要规模持续提升,零部件自主研发跟进,毛利率就会逐渐提升。这两块我们都在做相关工作。”机器人董秘赵立国表示,机器人在2013年将拓展更多元业务,此外也会加强成本控制。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公司高端产品应用都在军用上,机器人的灵活性、可靠性在军工上面比较重要。目前,自动转载机器人与重载移动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产品已获得军品相关资质认证,产品主要应用于二炮、海空军等高技术兵种,用于提高武器生产效率与提高自动化程度等环节。

  我国2012年军费预算为6700亿元,其中估计用于装备更新的约2500亿元。假设未来10年随着军队自动化进度加快,每年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无人化/自动化装备占比5计算,则未来10年军队对于机器人技术类似的产品需求约1250亿元。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2.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3.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4.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5.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6. 真空电容器日常保养手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措施
  7. 排电阻器应用指南:避免失效的七大关键注意事项
  8. 维萨拉推出全新服务,实现探头校准和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可持续性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