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国内厂商目光纷纷转向OLED电视

国内厂商目光纷纷转向OLED电视

时间:2014-05-29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315

  尽管4K超清电视发展势头强劲,彩电行业的互联网浪潮不时侵袭,代表着*尖端显示技术的OLED电视仍然成为*耀眼的主角。由于具备延展性、可视角度大及省电等特性,OLED面板技术的出现,其影响力不亚于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巨大改变。

  随着以创维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彩电厂商纷纷对OLED电视的布局,反映出这片新兴的市场蓝海蛋糕巨大。在打好OLED这张牌,借机对自身品牌技术进行强势背书的同时,有着更大价格空间的OLED电视将成为国内电视厂商崛起的*有利契机。

  逐渐沦陷的4K电视市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国内彩电市场,每一代新产品的推出,都必然将上演一个新贵的崛起,和另一个王朝衰落的故事。

  仅仅问世2年的4K电视,在各大厂商完全整合了平板显示技术后,进行了全面量产。由此引发多次行业价格地震之后,价格也由*初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天价,一举跌破万元。目前55寸4K超清电视的售价基本在7000元左右,国内4K电视的标杆品牌创维酷开4K极清电视58U1售价甚至不到6000元。

  而在4K硬件及标准大幅普及,同时针对4K的片源等软件内容迟迟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势必将导致4K电视的定价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基于此,部分上游4K面板厂商对2014年的产量进行了缩减。有消息称,国内主要的4K面板供应商裙长光电将今年预计1200万片的产量计划调整为810万片,降幅达到了32.5%.

  这反映出,上游的4K面板厂商,对于产品量产后的利润增幅并不满意,再加之创维携OLED电视国内首发的强劲势头,为上游厂商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未来他们可能计划将部分精力转向新技术的研发,从而顺应未来市场的需求。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4K电视在短暂的爆发之后,正渐渐走向成熟。而后4K时代,在OLED这片新的阵地,一场战役才刚刚打响。

  OLED电视将成三足鼎立格局

  与4K及智能电视相比,OLED的意义显然要大得多。4K不过是LED显示技术的延伸,智能不过是互联网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而OLED则是一种全新显示技术,不仅清晰度更高、色彩更丰富,而且更加轻薄、可弯曲甚至可以折叠。正因为OLED相比于LED具备众多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电视的*优选择,日韩彩电企业均积极布局。

  而在这场OLED市场军备赛中,以创维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再次扛起了民族品牌和技术革命的大旗。

  2013年12月5日,创维推出**台中国品牌的OLED电视,全球OLED行业由此结束日、韩二人转时期,进入韩、中、日三国演义时代。2014年4月21日,创维宣布OLED有机电视规模上市,此时距其推出首台OLED电视仅仅3个月时间。

  创维的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国内的彩电厂商也掌握了下一代显示设备的相关技术,展示出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向高端电视技术领域迈进,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OLED之争谁将加冕?

  日前,OLED技术领域的巨头之一三星电子,宣布将取消原定年底设立OLED电视制造新厂的计划,暂缓对OLED电视的进一步投资。

  而相反的是,老对头LG电子则正在加速OLED电视的普及。

  在4月初,为加速OLED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程度以及做大OLED电视市场,LG电子的面板公司LGDisplay先后拉创维等中国彩电厂商入伙,甚至还给OLED电视发布了新中文名字OLED有机电视。

  对此业内的解读是,LG将借助中国市场的强大影响力,以OLED为突破点,完成对三星的超越,以打破多年来三星在液晶领域的强势地位。

  因此,LG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大力推广自身产品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这其中,作为其全球*大的面板客户,创维的OLED有机电视发布会上,LG全球OLED推广专务亲自为其站台背书。

  目前在国际市场,OLED面板良品率已经从年初的不足30%提升至70%,为OLED有机电视实现量产及进一步降价提供了空间。放眼国内市场,在液晶电视市场不断下滑、OLED屏良品率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促成了OLED电视临界点的提前到来。此时进入效果*好、代价*低。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瑞士传感器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之道
  2. 村田中国亮相 CIIF 2025 —— 以创新元器件赋能新型工业绿色智能化发展
  3.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4.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5.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6.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7.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8. 真空电容器日常保养手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措施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