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技术应用>> 依托起点注重科目建设电子文化科目的立体化教育系统

依托起点注重科目建设电子文化科目的立体化教育系统

时间:2012-08-10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1647

  在各课程的具体建设中,针对各课程特点,采取统一协调,分类进行建设的措施。

  课题结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修订各课程的教学大纲。其中电路由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电阻电路分析、电路定理、正弦稳态分析、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非线性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二端口网络、磁路及有铁心线圈的交流电路等十章组成,突出电路基础理论课的地位,体现/宽口径、强基础0的特点,考虑学时数的限制,削减了部分传统内容,如特殊(对称)电路的分析方法,删除了大型电路网络方程的矩阵分析法等,复频域分析和网络函数融入后续课程/信号与线性系统0,增加了磁路和铁心线圈交流电路的分析,引入电路仿真,增加了独立设置的电工电子1实践课。信号与线性系统是对电气控制类专业新开的课程,由原来/电路0和/自动控制原理0两门课中相关内容组成,具体包括:信号与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函数,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等,课内讲授完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等三大变换,突出信号分析的相关内容,为后续课程打下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学时由48调整为56,实验学时由6调整为8,增加一个硬件实验。

  电路理论课程每年向全校21个专业约3600人次开课,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涉及到多学科、多专业。新课程体系立足电路理论基础,由/电路0、/信号与线性系统0、/电路分析基础0、/电路与模拟电子学0、/电路实验0、/电工与电子技术0(含实验)等课程构成。其中/电路0、/电路分析0和/电路实验0面向电类、信息类和应用物理等9个专业开课;/电路与模拟电子学0则将/电路0和/模拟电路0两门课经优化教学内容,整合为一门课,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课;/信号与线性系统0是将/电路0/自动控制原理0两门课经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形成的一门新开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信号与系统0的少学时规格,面向非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课;/电工与电子技术0(含实验)则是面对机械类、航空工程类和民航类等非电类专业开设的课程。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2.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3.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4.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5.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6. 真空电容器日常保养手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措施
  7. 排电阻器应用指南:避免失效的七大关键注意事项
  8. 维萨拉推出全新服务,实现探头校准和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可持续性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