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
上个世界九十年代世界兴起的internet浪潮,在领军企业的带动下,二十多年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来源于键盘、鼠标,也就是通过人的辅助把自然界的信息(如文字、图表、照片等)通过计算机终端来交流。
众所周知,视频通信带来了新的模式,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摄像头图像传感器(图像CMOS,CCD)的出现,既是通信方式革命性转变,也给传感器带来新的技术上的要求。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大区别在于采集或获取自然界的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的方式不同,互联网是人工的,物联网是自动的。因为物联网采用了传感器。
传感器是把自然界的各种物理量(温度、压力、长度等),化学量(PH值、水溶氧等),生物量(新鲜度、活性)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我们大众所讲的摄像头,本质是图像传感器。
因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物联网概念,在感知、传输和应用三个层次中,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无论如何描述物联网都离不开传感器,不管是物理量还是化学量,是开关量还是线性量,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是昂贵的还是廉价的,目的只有一个,把自然的参量变成可应用的电讯号,因而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
二、传感技术制约物联网的发展
IT技术的发展速度及水平是不平衡、不一致、不统一、不同速的,新技术的发展都是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的挖掘,同时市场应用和技术难度也决定新技术的发展速度。
纵观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传感器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运输器来形容其不同的速度,计算机技术在cpu和存储器的支持下,犹如一家掠空的飞机;通信技术好比高速列车飞驰而过;网络技术也不甘示弱,其发展速度如同高速公路上的BMW;而传感器却相对慢了下来,犹如一辆马车行走在乡间小道。
三、发展传感技术的难点与思路
我们先来关注一个现象,的通信公司有思科、诺基亚、华为、中兴;的计算机公司有戴尔、惠普、联想等;的互联网公司有谷歌、百度、新浪等;的软件公司有微软、甲骨文等;而的传感器公司是谁呢?这个问题恐怕我们在坐的行内人士也难以回答,这不是我们知识面不够多,而是传感器行业本身的问题。
发展传感器的难点是什么?主要有两点,一是技术繁杂,而不仅是复杂;二是应用多样,因而市场分散,同时如何应用本身就是一个技术。
传感器的技术管理,首先表现在层次种类多,包括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以及未定义的自然参量。第二层次表现在每类自然参量的多样性,如物理量,又包括力、热、光、电、磁等多种一级参量。第三个层次是每种一级参数,又包括多种不同原理,而这些不同原理的传感器,又不能全部替代其他原理。例如,压力传感器,就有应变片原理、压电原理、电容原理、硅压阻原理、陶瓷原理、溅射薄膜原理、蓝宝石原理、微熔原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