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在电子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将现代的电子设计技术融入到传统的教学和实验中,我们从教学模式、实验环节和实验内容等方面对电子类课程进行了改革。调节Rb,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o将输入信号增大到1V时,测量输出信号的电压,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观察结果之后, Rb的变化会改变静态工作点Q.增大Rb, Q点下移,输出信号容易发生截至失真,否则,减小Rb, Q点上移,输出信号会发生饱和失真。改变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将发生变化。但当输入信号比较大时,输出信号出现削顶和削底的失真现象,输出信号不再与输入信号之间遵循交流电压放大倍数的比例。这种现象是由于输入信号太大引起。因此强调在交流放大电路中输入的应该是小信号,这是微变等效电路的前提。
当讲到温度对电路参数的影响时,同样以为例,改变电路中元件的工作温度,然后再比较改变前和改变后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和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强调温度影响元器件的参数,从而影响电路的稳定。充分利用虚拟资源电子技术类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他们学会焊接元器件、会用面包板和仪器,更要培养他们运用先进技术实现电子设计的能力。传统实验课的教学程序是教师在讲解完实验内容、实验原理、电路图、所用实验仪器之后,通常还给学生示范一下实验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验初期非常重要,但如果每次遵循同样的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实践技能的提高。
另外,目前的电子技术实验基本上是在实验台、实验箱上完成的。尤其在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各实验箱只能完成单一的实验,若想完成更多的实验就意味着必须加大投资,购买更多的实验箱。而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也只能是满足基本的实验。为了扩大实验内容,而又不必投入大量的资金,虚拟技术就是好的解决途径。这样不仅在相同的时间里可增加更多的实验内容,而且又不必担心元器件和仪器的损坏。运行结果表明这种实验方法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缓解了实验室的压力,节省了硬件资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了先进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改革实验内容,注重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得电子技术类课程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验证性实验,更需要大量课时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该类实验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中,强调的是自由设计。但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电路、新器件不断涌现,而各实验室短缺的实验资源限制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完成。
即使勉强满足,可一旦线路接错,元器件烧坏,其成功的希望也随器件烧毁时的烟气一起无影无踪。而电子虚拟技术中品种齐全、取之不尽的电子元器件,各种各样的仪表使得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成为可能。结束语Multism以其丰富的元器件库和仪器仪表、强大的模拟功能深入到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实验中。实践表明,运用Multisim对教学模式、实验方式及实验内容的改革是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