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耸立在武汉市武昌蛇山峰岭之上的黄鹤楼景区游客络绎不绝。登临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楼,众多的游客触景生情,纷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不过,他们不是在黄鹤楼的门柱或者护栏上涂写,而是在园区新设的“电子涂鸦墙”上尽情抒怀。(见2013年10月7日中国新闻网)
在黄鹤楼主楼的、三、五层,各设有一台两米多高的电子屏幕,即“电子涂鸦墙”。游客既可自己在屏幕上通过手指书写作画,也可付费请有书法专长的景区员工专门题写。“挥毫泼墨”完毕,只需用手掌在墙上轻轻擦拭,墙壁即可恢复初的洁净。也可以根据需要把涂鸦内容现场打印出来留作留念。还可以提交保存,轻松查到此前自己、家人和亲友的留念记录;若担心系统容量限制,涂鸦作品会自动覆盖,游客可将作品发到个人邮箱留存。
黄鹤楼设置“电子涂鸦墙”,颇具新意,其好处在于既可满足游客“旅游留痕”的需求,也会避免游客在景区设施上乱刻乱画。人们外出旅游,除了观赏景区美景、休闲尽兴外,都需要留下点儿痕迹,除了拍照留念之外,也希望把自己的名字或墨迹留在景区景点。然而,以前直至现在,许多景区景点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于是少数“留痕”心理迫切的游客,便在景区景点的设施上用刀具刻下“某某地某某人到此一游”字迹。这不仅有碍观瞻,也对旅游设施和景区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是一种极不文明的现象。黄鹤楼设置“电子涂鸦墙”,无疑解决了这一难题。据悉,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黄鹤楼“电子涂鸦墙”投入使用后,主楼柱子、墙壁上基本没有新的刻画痕迹,进一步验证了设置“电子涂鸦墙”的必要性。
创建旅游文明,需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引导,也需要用法律法规加以规范,还需要景区经营管理者根据游客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黄鹤楼设置“电子涂鸦墙”意义就在于此。他们的做法,值得个个景区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