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相关研究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在材料的自主制备上仍面临难关。同时,我国对基础的材料问题关注度不够;一旦投入与支持的力度不够,相关人才便很难被吸引,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也将逐渐成为发展瓶颈。
夜幕降临的北京,你若有机会乘车路过北四环,都会被那光芒四射、异彩纷呈的鸟巢、水立方所吸引,甚至忍不住驻足欣赏。
这些流光溢彩建筑的背后,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充分运用。
可惜的是,水立方44万套LED照明设备、鸟巢约25.8万套LED照明设备都采购自美国科锐(CREE)公司,难觅国产的踪影。
MOCVD系统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我国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实际上,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成为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我国在半导体材料发光器件、微波功率器件等关键研究领域正迎头赶上,甚至开始试产、试用,然而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犹存。
大的瓶颈是什么?是原材料。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秘书长王晓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原材料的质量、制备问题,亟待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