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我国制造首件PF5导体交付ITER现场

我国制造首件PF5导体交付ITER现场

时间:2013-06-20  来源:中国电子元件网  浏览次数:542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近日发布消息称,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极向场导体采购包PF5导体已经成功交付法国卡达哈什ITER总部。这是中方首件交付ITER现场的产品。

  中方承担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PF导体采购包64根导体,均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负责制造。ITER计划PF导体是外方内圆的异型导体,其制造工艺复杂。等离子体所超导磁体及电力节能应用技术研究室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了异型管焊接、铠甲及焊缝无损检测、导体成型及收绕型技术的研发。2012年1月12日,PF5导体在ITER国际组织及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见证下顺利完成。

  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各种接收测试。今年3月在所有交付文件通过的基础上,按照PF导体技术要求,等离子体研究所将PF5导体进行了包装。4月25日,导体从等离体子所运出,首先经过500公里的陆路从合肥到达上海港,后经海、陆运,于6月3日到达ITER总部,整个行程共38天。抵达后,ITRE磁体部门负责人及欧洲核聚变能源机构代表检测了导体包装箱。

  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耗资46亿欧元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中国是参与这个计划的七方成员之一,承担了ITER装置近10的采购包。

相关资讯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AMD 锐龙嵌入式 9000 系列为工业计算与自动化带来下一代性能和效率
  2. 电解电容器行业趋势分析:技术革新与市场机遇并存
  3. 玻璃釉电容器使用全攻略:五大关键注意事项
  4. 陶瓷电容器的分类与应用概述
  5. 玻璃膜电容器:精密电子设备的隐形守护者
  6. 真空电容器日常保养手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措施
  7. 排电阻器应用指南:避免失效的七大关键注意事项
  8. 维萨拉推出全新服务,实现探头校准和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停机时间并提高可持续性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