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手机品牌陆续推出可挠式屏幕测试市场水温,市调机构IHS预估,2017年可挠式面板出货量将达到1.39亿片,相比2016年有135%的高成长。三星和LGD今年都大举扩充可挠式AMOLED面板產能,台湾、日本、及大陆面板厂也都加紧脚步开发可挠式面板,都将加速可挠式面板普及。
除三星之外,2016年大陆品牌Vivo和小米都採用可挠式AMOLED屏幕。另外,愈来愈多品牌也都在开发可挠式、甚至是可弯折、可折迭的屏幕。特别是苹果也计划在2017年iPhone新机上採用可挠式AMOLED面板,预期会带动可挠式AMOLED面板在整体AMOLED面板的渗透率提高到20%。
IHS指出,三星edge系列手机的成功,以及苹果将推出可挠式AMOLED屏幕手机的消息,吸引许多手机品牌厂加入AMOLED阵营,并且希望面板厂能够供应可挠式面板。不过由于技术门槛、產能限制,现阶段可挠式面板实际供货数量远低于市场需求。不过供不应求的情况在2017年将会纾解,明年包括三星和LGD都有可挠式AMOLED面板的新產能投產,日本JDI等面板厂也计划推出可挠式液晶面板,整体可挠式面板供应量会大大增加。然而,随着各大品牌都推出可挠式屏幕的智能型手机,產品外观又趋于同质化,价格竞争还是难以避免。
从应用别来看,可挠式面板应用还是以行动装置为主,其中智能型手机占比就高达76%,智能手表占比则大约是24%。其他应用像是平板电脑、VR虚拟实境、车用面板、乃至OLED TV等等,短期内都还不会大量採用可挠式面板,*快恐怕要等到2023年可挠式面板才会普及到其他应用產品。
过去消费性电子產品的设计清一色都是平面、方方正正的外型,随着可挠式面板技术成熟、產能规模逐渐放大,未来外型设计也会有更多弹性。除了现在可以看到的两侧可以弯曲的手机屏幕之外,未来可折迭、甚至是可卷曲的屏幕都会实现。
(工商时报)